关于《聊城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政策解读
字号:
大 中 小



一、起草背景及依据
《聊城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市级重点专项规划之一。在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最新部署要求,聚焦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改善,围绕“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目标,结合《山东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聊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目标定位,特别是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以及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最新文件精神紧密衔接,在系统总结“十三五”取得五大进步的基础上,分析新时期聊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三大挑战,深入贯彻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三新”要求,合理设置“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系统谋划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编制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先后多次征求相关市直部门意见,及时对《规划》文本进行修改完善,并按规定履行完成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程序,最终形成了《聊城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3部分12章: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一、二章)。“十四五”期间,我市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统筹实施“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锚定美丽聊城建设目标,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设置了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等4大类21项主要考核指标与之相呼应。21项指标中约束性指标12项,预期性指标9项。
(二)重点任务(第三至十一章)。一是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实现绿色发展。通过加强“三线一单”成果落地应用、强化“两高”项目清单式管理、深入推动新一轮“四减四增”等空间管控和结构调整措施解决聊城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二是强化协同治理,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PM2.5和O3协同控制,科学实施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治理,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三是强化“三水”统筹,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全域黑臭水体治理,加快雨污分流改造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达到“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全面落实“四水四定”要求,着力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全面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积极打造“美丽河湖”。四是强化系统防治,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筹划成立聊城市土壤污染防治中心。严格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土壤重点监管单位监管,依法加强土壤安全利用,持续推进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五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快推动低碳发展。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探索在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制定达峰专项行动方案。六是加强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加强生态保护统一监管,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七是强化风险防控,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鉴于目前我市医废处置能力不足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等形势,新增一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中心。强化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辐射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管控,保障生态环境与健康。八是深化改革创新,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从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协调机制、落实生态环境制度体系等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全面提升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九是引导全民参与,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深入开展全民行动,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三)保障措施(第十二章)。《规划》中也明确了5项保障措施,分别从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推进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推进铁军建设、加强调度评估5个方面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解读机构及咨询方式
解读单位:聊城市生态环境局
解读人:刘浩
电话:0635-8908918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