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减四增”三年行动(2021-2023)三月份进展情况
字号:
大 中 小



按照市直有关部门报送的“四减四增”台账,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如下:
产业结构方面:一是用好全市淘汰落后产能联席会议制度,市直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聊城市2022年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方案》和《贯彻〈聊城市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落实方案(2021—2023年)〉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对全市范围内的再生橡胶、废旧塑料再生、砖瓦、石灰、石膏等行业进行了全面排查,据统计,2022年全市共淘汰25家企业的255台(套)落后设备。聊城市钢铁产能已彻底退出,3.2米及以下水泥磨机于2022年底全部拆除完毕,25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已制定产能置换方案。二是深挖产业技改潜力,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2022年,60个项目列入省技改重点导向目录,14个项目列入省技改“专项贷”储备库。1个项目列入省重大技术改造贷款贴息支持范围,预计获补助资金518万元。推荐1个项目申报省股权投资项目,10个项目入选2022年省级技术改造设备奖补资金项目公示名单,1个项目获评省智能化技改10大优秀案例。2022年全年实施工业技改项目728个,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4.7个百分点,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5.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
能源结构方面:一是2022年我市清洁取暖实现了应改尽改,全市农村清洁取暖改造用户总量达到121.7万户,改造总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市集中供热面积新增342万平方米,达到8637万平方米。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1984.31万吨(不含省直调电厂),占全年控制目标的98.86%。二是截至2022年底,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349.37万千瓦,占所有装机容量的22.45%,同比增长35.26%;2022年全市可再生能源累计发电量43.19亿千瓦时,占发电总量6.95%,同比增长41.6%。
运输结构方面:一是加快推进聊城国际物流内陆港铁路专用线工程、信发集团物流基地专用铁路改扩建工程、鲁西化工集团铁路专用线等铁路专用线项目实施进度,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充分发挥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带动作用,逐步将聊城市建设成进出口货物集装箱运输的中转枢纽,2022年全市铁路货运发送量完成333.09万吨。截止2023年2月28日,今年全市铁路货运发送量完成57.37万吨。二是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城市公交车2491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2319辆,清洁能源公交车172辆,清洁化比例达到100%。按照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宏观政策,鼓励市重点区域新增及更新出租车优先选用新能源车辆。
农业和用地结构方面:一是应用有害生物监测、分析和预警系统填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预测预报,2022年全市发布病虫情报160期,电视预报40余期。加大支持开展高效低毒、生物农药等新型农药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引导农民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做好高毒农药替代工作。东昌府区入选2022年度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创建名单(全国共计77个县区,全省12县区,东昌府区列第五)。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在粮食主产区、果菜优势产区等重点区域,发展粮棉作物高效增产施肥技术模式和蔬菜果树减量增效施肥技术模式,持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2022年配方肥应用面积完成40.9万公顷,商品有机肥使用量达到27.8万吨。二是2022年全市完成国土绿化5854.1亩,林木种苗花卉发展面积653.1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化面积14.06万亩,新建和完善绿色通道771.5公里,村镇绿化438个,森林抚育32.5万亩,林下经济12403亩,义务植树965.2万株。建立矿山修复台账,组织对全市2017年底前 “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的矿山逐一现场核实,建立生态修复台账,实施挂图作战,全市16处“三区两线”可视范围内历史遗留矿山已全部治理完毕,治理面积2000余亩。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