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聊城市环境信息与监控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截至10月31日,我市PM2.5年均浓度为48μg/m3、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3.5%,已完成2018年省政府下达的到2020年PM2.5年均浓度达到60μg/m3、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62.1%的目标。我市提前完成PM2.5年均改善率5.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年均改善幅度3.9%的三期行动(2018年—2020年)计划目标,得益于聊城市生态环境局构建了一套强有力的“三原色”大气治理新模式——“红色党建+绿色治理+蓝色攻坚”。
党建引领108名党员“下沉一线”
10月24日上午11时,聊城市生态环境局污染物总量控制中心联合党支部书记王治国带着2名工作人员,听着“呲呲呲”的喷漆声,走进位于临清市松林镇木材家具工业园区内的顺王家具有限公司(又称“老榆世家”)喷漆车间。
车间内,一名戴着防毒口罩、身穿灰色工装的喷漆工,右手拿着铁质电动喷壶,正在为一张做工考究的长方形镂空雕花木桌喷漆。他动作熟练,右手喷、左手转,不到20分钟,一张刷满棕色油漆的木桌便呈现在了王治国眼前。
“镇上现在有多少生产家具的企业?”王治国问陪同检查的松林镇党委书记梁勇。
“310多家。”梁勇脱口而出。
“有多少家喷漆企业?”王治国继续追问。
“5家。为了减少喷漆过程中产生的VOCs对大气造成的污染,镇上将喷漆企业全部集中到了园区,并要求他们安装了VOC处理设备。”梁勇回答。
今年4月13日,省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16市对各自辖区内的特色产业集群进行综合整治,并于10月底前完成整治任务。王治国一行来到松林镇,就是为了督促该镇尽快完成家具产业集群的综合整治。
为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市生态环境局要求,自9月中旬到2020—2021年度秋冬污染防治攻坚战结束前,各党支部在抓好自身业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来。
“我们局共有6个党支部,108名党员。坚持每周一个党支部轮流与大气环境科对接,承担具体攻坚任务。任务结束后两日内,形成工作小结,报大气环境科和机关党委。”王治国介绍。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市生态环境局启动这项工作以来,各党支部迅速行动,主动认领任务,截至目前,6个党支部已参与攻坚行动9轮次,督导点位204个,发现并整改问题87个。
绿色标杆18家企业享“豁免权”
“往这边挪一点儿。”“对对,就是这个位置。”10月24日下午3时,东昌府区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王胜永忙得不可开交,他正指挥工人将新购买的余热回收利用设备连接到SCR脱销装置上。
2019年10月,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安装了SCR脱硝装置,将氮氧化物排放指标由100mg/Nm³降至20mg/Nm³。为进一步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今年9月,该公司又投入1000万元购买了余热回收利用设备。
得益于这两套设备,鑫鹏源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获评第二批绿色标杆企业。为推动企业进一步提高大气治理水平,我市于今年年初开始对涉气企业实行差异化管控,并创新推出“重污染天气应急绿色标杆企业创建”治理模式。
凡列入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清单的涉气企业,只要手续合法,符合治理标准,自2019年起无重大环境投诉及群众性上访案件、未受到环境违法行为处罚且按要求自行公开监测信息、未被环保督查发现问题并通报,均可申报。
据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王蕾介绍,总体验收合格的绿色标杆企业,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可享受豁免政策,即免予停限产(国家和省明确规定必须执行停限产要求的情况除外),可实现生产经营和污染减排的双赢。
“这是一项利企的好政策,可以让一些环保绩效水平高的涉气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拿我们公司来说,每年在环保上的投入近百万元,如果停限产一天至少又要损失30万元,这对企业发展非常不利。”王胜永说。
重污染天气应急绿色标杆企业原则上每两个月申报一次,包括聊城希杰食品有限公司在内的4家第一批入选企业名单已于4月21日公布。目前,全市又有14家企业通过第二、三批绿色标杆企业验收,正在进行公示。
为确保企业稳定达到绿色标杆企业标准,切实发挥标杆企业的典型示范作用,我市每年8月底前都会对标杆企业进行评估审查。对于评估审查发现问题的企业,立即撤销其绿色标杆企业称号,重新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停限产企业清单。
百日攻坚吹响“聊城蓝”集结号
“热感成像监控显示,兰沃乡辖区温度正常,烟雾排放量也正常。”11月2日上午10时35分,在市生态环境局冠县分局7楼监控室内,高空瞭望视频监控系统秸秆禁烧工作负责人赵德志正在查看各个乡镇(街道)的秸秆禁烧情况。
为做好秋冬秸秆禁烧工作,今年9月份,冠县投资1200万元安装了高空瞭望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共布设61台双光谱昼夜监控摄像机,平均每6公里布设1台,每台辐射半径4公里,可对全县农田实现全天候、无死角监控。
“原来监控秸秆焚烧全靠人工巡查,不可能全天候、无死角监控,出现情况也不能及时了解。安装高空瞭望视频监控系统后,实现了全县基本农田24小时、360°监控,不仅扩大了可视范围,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赵德志说。
开展秸秆禁烧工作,是我市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战”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9月19日,我市召开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战”暨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动员视频会,安排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市委书记孙爱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安排部署了八项重点工作:督促企业达标排放、散煤集中排查、扬尘污染管控、机动车尾气治理、成品油综合整治、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秸秆及废弃物露天焚烧管控和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
打好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战”,是全市各级各部门的职责所在。市生态环境局作为牵头部门,坚持以日报和周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各级各部门围绕重点任务,迅速召开会议,制定方案,部署专项整治任务,全力推动空气环境质量改善。
目前,全市1556家重点企业已完成VOCs专项整治;SO2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减排任务目标;CO污染防治攻坚相关任务提前完成,1至9月份改善率居全省第一;6至9月份优良天数增加23天,同比增加天数列全省第2位。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